“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圍繞稀土等關鍵產業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在5月17日舉行的中國稀土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促進會上,中國稀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敖宏表示。
敖宏認為,推進稀土科技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新質生產力融合發展,是加快推動我國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未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由之路。
此次大會由中國稀土集團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深圳共同主辦,主題是“創新‘稀’望·啟航未來”。業內專家在會上呼吁,加強稀土科技協同創新,更好為新質生產力發展賦能。
現代高科技產業的支撐材料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電子芯片、綠色家電、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高端制造領域和新興產業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敖宏介紹。
中國工程院院士、冶金材料專家干勇在會上指出,稀土對現代高科技產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雙碳”大背景下,稀土的需求量將與日俱增,進一步提升稀土元素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未來其市場需求量將顯著增長。
大會上展出的稀土新材料產品。大會主辦方供圖
此次大會上,業內專家圍繞多種稀土新材料技術及產品展開分享交流,它們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息息相關。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蔣成保介紹了稀土合金化新型鐵基磁致伸縮材料的研發進展。磁致伸縮材料可在磁場作用下輸出高精度彈性應變,可實現電/磁能與機械能之間能量轉換,在聲吶水下目標探測、空間光傳輸等高技術領域有重要應用需求。
中國稀土集團所屬江蘇國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袁憲強介紹,公司主要從事鈰鋯復合氧化物及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等特種稀土材料的研究、開發與生產。他提到,超細稀土氧化物是高端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介質粉體的重要摻雜成分,雖然占其原料比重不到1%,卻能有效改善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的可靠性。因此這種稀土材料在電子信息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稀土光功能材料已為綠色照明和顯示、激光加工、醫療診斷、科學探索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中山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鐘玖平在會上分享了高分辨探測成像用稀土閃爍體材料研究進展。他介紹,具有亞微米尺度的有序導光結構新型稀土共晶閃爍體材料,可顯著提高射線探測成像分辨率。
提升稀土產業集成創新能力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在會上強調,為了繼續保持我國稀土產業的強國地位和國際競爭力,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硬實力說話。
葛紅林提出,稀土行業要將科技創新擺在發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整合優化創新資源,加強稀土領域“政、產、學、研、用”協同,加快提升集成創新能力。同時,要聚焦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深入開展稀土元素本征特性研究和新功能探索,努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發展主動權。
此次大會助力我國稀土產業協同創新“再上一層樓”。會上,中國稀土集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建的“稀土磁致伸縮材料聯合實驗室”“新型稀土釔基高性能磁性材料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產學研共建聯合實驗室揭牌。中國稀土集團還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科學院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更好推動稀土技術創新,新型稀土儲氫材料及應用技術項目、稀土礦山與冶煉分離廠的聯動機制項目、鋱合金靶材擴散工藝生產超高牌號釹鐵硼技術項目等多個“揭榜掛帥”項目在大會上正式簽約。
敖宏表示,希望通過加強稀土科技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打造“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模式,開辟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推動更多稀土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引領推動我國稀土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